close

photo credit: Shutterstock

最近幾年,中韓兩國陸續推出以名人父子/女互動為賣點的電視實境節目,設計一些活動,要求名人父親在某段時間和小孩一起完成某些任務,並在任務進行過程中,將子女的照養責任完全由父親負擔,透過影像記錄,向觀眾展現名人私下真實的一面。這些親子互動的實境真人秀,除了可看到褪下光環名人的私下真實樣貌,滿足民眾的好奇心與偷窺慾望外,名人子女的天真反應更是一大賣點,故而創下相當高的收視率。

雖然這類節目所呈現的互動影像感覺自然真實(尤其搭配了天真不做作的可愛小孩),但其實皆是經過設計剪接且為了商業考量而來,所以呈現出的親子互動畫面,雖然時有衝突、吵架,但大半都是些感人且具正面教育意義的故事,對於明星和其子女的形象有正面提昇與加持。不過由於將兒童視為重要的賣點,兒童明星化所產生的效果和成長與心理影響,也頗被批評。

但即便知道是以商業利益掛帥,在課堂上,我還是經常鼓勵學生觀看,尤其是男學生。主要是因為目前台灣的文化環境,提供給男性(或女性)的父職腳本,實在太少了。

▍帶小孩的父親們

台灣文化環境中經常呈現的父親形象,是在不少人家中看到的嚴格疏離,認真賺錢養家,卻不太參與家務的傳統爸爸,或在八點檔戲劇節目或新聞媒體裡面看到花天酒地不負責任的父親;即便是近代,經常在公園裡看到推著娃娃車的爸爸、將子女扛著在肩上陪他們打球玩耍的爸爸,或是開著房車載著全家一起出遊的新好男人爸爸……,這些父職意象雖然某種程度跨越了傳統的「嚴父」,但仍侷限在「陪玩」和「幫忙」的概念上,與日常生活的照養是完全脫節的。

而這些父子/女的互動實境節目,卻某個程度真實的呈現了父職的教養過程。像在節目中讓名人父親直接幫兒子/女兒洗澡打扮,子女在活動過程中受傷或不舒服時父親認真的照護身影,活動進行時彼此的爭吵、溝通與解決過程等。這些影像除了說明名人實際日常的平凡性,瓦解了偶像的神話,也讓一般男性從這些細節的照養過程與問題解決中,能有更多的想像和理解,了解何謂父職;並清楚的知道:子女對父母的愛和依賴感受,不只是透過平常的「陪玩」和「幫忙」就可得到,而是要在這些全職的照護與付出中,才能建立起來的。 

▍溫柔是給女兒的,那兒子有什麼呢?

前幾日在我的FB版上出現了一則《爸爸去哪兒》第五季的宣傳小短片,影片中影星陳小春一人帶著幾個小孩去摘火龍果。片中先是出現陳小春耐心教導可愛小女生摘火龍果的場景,接著畫面跳到小女孩將滿滿的火龍果裝進竹簍,要搬運移動時,因為太重了,一面拉著竹簍一面小聲喊「太沉了!」陳小春一聽到喊叫聲,趕忙跑去幫小女孩揹起竹簍。

接著畫面再跳到陳小春與小男生的互動情形。他先用剪刀幫小男孩摘下水果,小男孩同樣要自己移動滿簍的火龍果。因為太重了,他做了和小女孩一樣的事,大聲喊要人家幫忙。但陳小春只說:「太沉了喔!慢慢走,慢慢走!」讓小男孩自己一個人費力的拖著裝滿火龍果的竹簍前進。螢幕側邊接著打上大大的字幕:「誰叫我是男子漢呢!」並配上烏鴉叫聲的音效。影片最後跳出文字:「溫柔是妳們的,我什麼都沒有」。

這段影片獲得了近萬個按讚數和愛心,底下的留言大半稱讚只有一個兒子的陳小春是100分的爸爸。並認為如果他生女兒,一定是捧在手上的疼,像是「生女兒一定寵上天」、「女生有特權,小春做得好」、「小春用心良苦,他希望男孩子多點肩膀咩」、「男人都想要一個女兒」。這些留言雖不代表所有人的意見,但某個程度仍可反映當代盛行的一些性別價值觀,即「女兒是要被疼惜的,兒子則是要獨立解決自己的挫折與困境」。

▍他們可能得到資源與教育,卻沒得到情緒支持

當然,「女兒要被疼惜」這個概念,在台灣不是一直存在的。過去在傳宗接代的傳統觀念下,女兒經常不被視為自己的永久家人,認為「嫁出去的女兒,等於潑出去的水」,使得女性常被視為是種物品或人力,在男性間被交易。也因重男輕女的觀念,在子女教育與生涯發展投資上,不少家庭資源主要投入的仍在男孩身上,直到近日,這樣的觀念仍是在不少台灣人家中存在。

但近年來隨著性別平權觀念的推廣,「女兒是父親前世情人」說法的出現與盛行,轉而使得生養女兒有些不同的社會意涵。過往傳統概念中代表賠錢貨的女兒,如今搖身一變,成為父母的珍愛寶貝。許多家庭在生養女兒的過程中,透過對女兒良性的盼望、互動與回饋,得到了很大的滿足,也使得越來越多家庭對於生養女兒充滿期待。女性不再是交易到別人家的物品,娘家也成了女兒永遠的依靠。

性別平權觀念的推廣,使得生女兒的意義與女兒的教養方式翻轉,但對男孩的處境和社會期待卻並未有太多推進。在台灣的文化中,傳宗接代觀念仍重,家族對男性的重視和未來期待仍深,期望他們成為一個做大事、負責任、獨當一面,甚至光宗耀祖的一家之主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,不少家庭雖然也給予男孩很多很好的物質資源,但在他們面對困境或遇到挫折時,還是希望兒子能夠自己解決問題,不會提供任何的情緒上的支持協助,有時甚而主動給予很多的磨難。在男孩遭遇挫折時,如果有哭泣的情緒反應,也經常被斥責,因為男兒有淚不輕彈,唯有不屈不撓越挫越勇的人,才能成為真正的「男人」。

▍學不會怎麼愛的男孩

這個心靈自立自強、無所依靠的「男人」,養成過程不是只出現在家庭中,而是瀰漫在整個社會,且從小男孩很小很小的時候就開始。甚至在他們可能還沒意識、理解到什麼是性別,或知道自己是個男生的時候,散在我們周遭的媒體和已被社會化的成人(可能也包含我們自己),就不斷地透過各式訊息和行為,告訴並鼓勵這些男孩:你是個男生,社會期待你長成男人的樣子。就如《爸爸去哪兒》第五季的宣傳短片中陳小春的行為,還有那些底下留言鼓勵的家長和媒體,「小春做得好,男孩子要多點肩膀!」整個社會一起協助與共構了孤獨男人的長成。

而這些男性氣概的鼓勵與期待,也使男孩在成長過程中,很少感受到「被愛」和「被支持」。許多男孩從小就被要求要獨自處理自己的困境和情緒,盡量不求助於他人,害怕自己無助和示弱的情緒反應,會得到更多責罵與訕笑。這也使得這個社會中的男性在面對挫折與困境時,常常一個人躲在心靈洞穴中,即便知道自己無法解決目前困境,也很少求助他人解決。

這或許也是為什麼,台灣社會的重大犯罪事件,很常出現在男性身上。除了整個社會鼓勵男性對外在世界的探索採攻勢外,或許更該問問:整個家庭與社會給予男性的心靈關愛與支持,到底夠不夠?如果一個人從未感受到被愛,我們又怎能要求他去愛別人,去同理別人的處境?如果一個人從未感受到被支持,他在遭受挫折時我們又不給予幫助,又怎能要求他不憤怒?又怎能要求他做重大決定時,去考慮會不會對那些愛他的、他愛的人造成傷害?因為,他不覺得這世上有人會愛他和支持他啊。

當然,這並不是說,接受傳統性別教育的男性一定會成為罪犯,因為每個人的成長際遇和心理調適機制都不相同。但可以知道的是,那些在疼愛和支持中長大的孩子,有比較穩定的心靈,成人後,也比較懂得如何排解自己的挫折和不舒服,不怕尋求他人的幫忙,比較知道怎麼去愛和支持他人與自己的下一代。 

▍只為了男子氣概,就不能哭?

台灣從2004年起開始推動性別平等教育,其中「情感」教育部份,即是想讓小孩明白「不舒服」和「挫折感」可以透過什麼方式去化解,特別是針對從小被教育和壓抑不可輕易表達情緒的「男性」。事實上,這類的情感教育確實非常必要,對整個社會問題的解決,也有其一定的助益。

但這樣的情感教育,不該只針對兒童進行,更重要的是,家長和社會觀念也須同步改進。尤其是家長、社會對於性別角色的期待,都必須做更適度的調整,才能達到最佳效果。因為如果愛與被愛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,為什麼我們要因為性別給予小孩不同的待遇呢?為什麼我們會認為小女生就該被寵愛和支持,小男生就該自立自強,不准哭泣?事實上,只要是小孩,都需要教育,也需要被疼愛,這是不分性別的。

前年的媒體與性別課,我問班上同學:男生和女生哪個比較理性?學生說是男性。我問班上的男同學為什麼,有個同學說:因為女生很愛哭,習慣以哭解決問題。但是哭泣對於解決問題是沒有用的,一點都不理性。

針對這個答案,我特別做了一些討論。我問班上男同學上一次在他人面前哭泣是什麼時候,大部份學生的記憶是追溯到小學,有的甚至不記得了。問了他們為什麼不哭了,大半的人答說,哭也沒有用,或是怕被笑或罵。我再問,誰會笑或罵你?他們說,家人啊,同學啊,很丟臉耶。聽到「丟臉」,我進一步提問:如果為了男子氣概,遇到了傷心挫折也不能哭泣,這樣算是理性的行為嗎?突然之間,大家沉默了。

當然,這不是說哭泣就可以解決任何事情,只是有時選擇暫時性的哭泣來紓解壓力,或許更是一種不傷人又利己的理性行為。

我想,在台灣這個這麼壓抑男性情緒的社會裡,除了要呼籲社會和家長多重視小孩的情感教育,並在情感給予時,盡量不要再有性別的差別待遇外,或許,每個人都該給長大成人後的男性家人更多的關愛與哭泣的權利。告訴他們,辛苦了,在這麼孤單和寂寞的期望中長大,告訴他們,只要他願意,我們願意認真的聽他說話,和他分享生命的挫折和不舒服,告訴他們,哭泣不是件丟臉的事,想哭,就哭吧。

(作者為聯合大學客傳所教授)

資料來源:http://opinion.cw.com.tw/blog/profile/52/article/6268?utm_source=Facebook&utm_medium=Social&utm_campaign=Daily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ver123na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